- UID
- 1
- 性别
- 保密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- 阅读权限
- 200
|
注册巴中热线论坛,交好友享优惠,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尽在 BZHOT.com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1、春夏之交,先看暴雨预警
如果你不像诸葛亮那样观得一手好天象,那么当天色阴沉之时,你应该至少看一眼气象台是否发出了暴雨预警。
在我国,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:蓝色、黄色、橙色、红色。如图所示,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为最高级。网易汽车在这里建议车主,当看到气象部门发布红色暴雨预警信号时,最好还是不要开车了。尤其在夏季台风气候多发的南方,除了红色预警之外,还应注意台风预警。
2、如果你执意在雨天行车,那么以下几点你应格外注意
1.做好行前检查
有媒体报道,雨天事故往往多发,事故量相比平日增加45%左右。因此首先,为保证雨天车能正常行驶、刹车,你应检查轮胎的胎纹和胎压是否正常。雨天行车,最重要的就是轮胎能否有足够的压强把轮胎与路面间的雨水排开,让汽车停稳。胎压变弱时,刹车力量也随之减弱,容易导致使滑行距离变长。
轮胎花纹也对雨天行车有一定影响,研究显示纵向的花纹有利于提高胎面的排水能力。而花纹深度越深,轮胎排水性能越好,从而提高汽车操控稳定性,利于行车安全。
其次,为保证开车时有良好的视野,你还应及时检查雨刮器。
雨刮器的性能直接决定着行车时的视线,尤其在阴沉天气,车窗上没有刮净的雨滴更会成为道路复杂环境下有力的灯光“折射镜”,影响行车安全。
再次,还应注意车内其他部分的入水、漏雨情况。比如开着自带天窗的车,遇到天窗漏雨,估计谁也受不了特殊的“雨天行车模式”。一般天窗的排水系统密封在车顶,平常很少有人会去检查。在雨季,应经常清洗清理滑轨、密封条缝隙里的沙尘,防止开关天窗时造成的密闭不严、磨损滑轨等情况,雨季期间最好不要打开天窗。
此外,由于雨天空气湿润,车厢内外温度不一,当车内水蒸气遇上温度较低的车窗时,就很容易出现下图这样的状况,此时车主可以通过打开车内冷风除雾或热风除雾。此外,还可以轻微地打开一点车窗以使车内外温度平衡,或是选用较为昂贵的专业除雾剂。
另外,如果你的爱车没有车外后视镜自动加热功能,建议在行车前擦拭一下后视镜,防止行车过程中无法看清后方来车的情况。
2.保持车距慢行,切忌弯道加速
下雨天路面湿滑,加之一些城市路面混杂沙土,一方面容易造成机动车制动距离变长,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车辆打滑。这一方面要求车主应注意与前车的距离,防止因刹车不及时导致的追尾、侧滑事故,和因行人和其他机动车辆突然窜出,导致车主来不及判断而产生的碰撞事故。
另一方面,在弯道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速度,切忌踩加速,否则极易引发侧滑事故。
如果运气不好、技术不佳,车辆在过弯道过程中发生了侧滑,此时车主应稳定心态,判断侧滑情况:
发现是制动引发的侧滑,应立即停止制动,同时将方向盘转向侧滑的一侧,以改善横向附着力、减小离心力,在车辆回正后再平稳地转动方向盘至原先位置。
发现是方向盘没打好、速度过快导致的侧滑,应把稳方向盘,逐渐减小油门,立刻向车轮侧滑的方向打方向,以减小侧滑力。等待车辆的运动状态有恢复稳定或出现减速的迹象时,谨慎点刹。
3.谨慎超车变线,切忌猛打方向
雨天在路面上行车,最好不要肆意超车、并线,因为雨天道路状况较差,以及车窗雨滴容易造成司机观察盲点,并线超车极易发生侧滑事故。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,由于行驶速度较高,司机的视角变窄,加之路面湿滑,稍微打打方向盘就容易引发打滑,引起剐蹭、侧翻事故等。
司机此时除了前面提到的要保持后视镜状况良好之外,更应多注意后方来车、与前方车辆距离。
雨中行车,要随时注意前车的行驶速度和方向,绝不可因前车速度慢而加速超车。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,由于各车道的车速相对较高,司机的视角变窄,加上路面湿滑。强行越线超车时,稍动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车轮打滑,极易造成与其他车辆发生刮蹭,引发车辆侧翻等意外事故。
4.确保视线良好,谨防行人水坑
除了在上车前检查车窗、雨刮等保证视线良好的工作外,在雨天行车应开启示廓灯,提醒后车。此外还应该注意开启开启大灯或者前雾灯。如果是红色预警级别的暴雨,甚至有非常大的浓雾,那么还应该开启后雾灯,以提醒后方来车。
如果遇上前车没有开启示廓灯,或是感觉前方似乎有行人或其他障碍物却看不清时,可以适当变换远近光灯,通过光线的反射原理以确定前方物体。
发现前方有无法判断深浅的水坑,第一反应应该是减速慢行,一方面是给自己留足思考判断的时间,决定是否通过;另一方面,也可以防止水花飞溅而撒到行人和其他车辆,或导致发动机进水,以及因水花而引起的短暂视线模糊。
不过,遇见水坑也有两个驾驶上的误区,一是不能见到水坑就盲目踩刹车,过快的减速会使附近车辆,尤其是后方车辆来不及反应,造成事故;二是转动方向盘以躲避水坑,这样做的坏处是容易引发打滑。
5、内涝季,在哪些城市开车要格外注意
有媒体报道,深圳被淹很多人不能接受,它是中国最年轻的大都市,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现代化的城市。按理说,这样的城市理应规划有完善的排水设施,可是5月11日一过,深圳令不少人失望了。
媒体总结,2008年以来,我国每年洪涝成灾的城市都在130座以上,2010年高达258座,2013年为234座。尤其是2011,武汉、长沙、北京、扬州、成都、合肥等地曾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。
不过,城市内涝并非一二线城市的专利,加之我国大多数地区是季风气候,因此在雨季行车并没有特别的城市安全指南,只能自己多加注意了。
|
上一篇:实习生应懂得跟职场有关的8件事下一篇:爱车不幸入坑“遇难”怎么办? 雨天如何停车才安全?
|